大多数咖啡消费者,对咖啡烘焙程度的认知有些云里雾里,只知道浅、中、深三个模糊概念。其实,在咖啡烘焙专业里,对咖啡烘焙度有一个很专业的划分,同一种咖啡,在不同的烘焙度下的风味展现是有很大不同的。
不同的咖啡生豆,按照咖啡豆本身的特色,有其不同的咖啡烘焙度要求,有的适合较浅的烘焙度,有的适合较深的烘焙度。 因此,咖啡烘焙其实是将咖啡生豆本身具有的风味物质,通过烘焙的方式,将其开发展现出来。一般来说,同一种咖啡豆,比如哥伦比亚蕙兰,用来做单品咖啡时,烘焙度要适当浅一些,以最大限度挖掘蕙兰本身烤杏仁、青苹果、焦糖之类的风味。而用来做意式咖啡拼配豆时,无论是生拼(生豆混合一起烘焙),还是熟拼(单品种豆烘焙后混合),都需要烘焙的相对深些,以保持意式咖啡风味的一致性、稳定性,那样势必会损失很多有该种咖啡豆自身的风味特性。
作为咖啡爱好者,或者消费者,我们不断寻找一款豆子在什么样的烘焙度下展现的风味,是我们自己最喜欢的,没有好坏对错之分,只有合不合适。
咖啡在烘焙过程中,像爆米花一样,会因为豆子内部气体的膨胀而造成豆子纤维的拉断,出现爆裂声。在整个烘焙过程中,咖啡豆在炉内会有两次爆裂。下面的八个咖啡烘焙度,基本上是以咖啡豆的爆裂为基准来划分的。